(记者 张雯珵)
水清岸绿,宜居宜游。经过去年一年的河道综合整治,本区率先完成黑臭河道整治国考任务,江湾市河、南泗塘水质连续达标;累计完成虹口港水系疏浚工程约14.9公里;全区沿河10米范围内约2.1万平米违法建筑全部拆除;区内6个排水系统143公里市政管网雨污混接调查工作全部完成,启动市政管网混接改造……虹口河长制及河道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对于居民来说,这些数据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水不臭了、河里有鱼了、能看到水草了、滨水步道建起来了、生态景观变多了、沿河房屋成了景观房。
做足文章告别黑臭
去年年初,本市第一批、第二批河长名单相继公布。党政一把手挂帅河长“治水”,明确职责,指导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了做好“水的文章”,本区32名河长都动足了脑筋、下足了功夫。
提及虹口河道综合整治,江湾市河、南泗塘是绕不开的话题。因公众评价黑臭且水质参考指标不合格,这两条河道被国家住建部、环保部认定为轻度黑臭河道,也由此被列为重点治理对象。
依据“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治理方向,相关部门联手排查打击入河污染源,着重加大沿河两侧拆违力度。为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相关部门在江湾市河、南泗塘上共铺设了592套绿植浮床和14套曝气复氧装置,这些浮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氮、磷等物质,从而净化水体,而曝气复氧装置也可以有效改善溶解氧指标,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同时,通过虹口港泵闸引清调水等措施,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4月至6月,江湾市河、南泗塘水质连续三月达标,并顺利通过了第三方公众满意度测评。住在附近的老土地都纷纷感慨道:“气味没了,鱼和鸟都回来了”。
断头河变活水塘
作为本区河道综合整治的首个试点对象,沽西浜也在一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条位于江湾镇丰景湾名邸小区内的河道,曾因又脏又臭一度备受诟病。有居民表示,沽西浜的水色常年呈深褐色,大多数人在路过的时候都会加快脚步,而靠近河边的房子更是鲜有人问津。
随着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治理等措施的落实,沽西浜变“活”了,河水恢复清澈,小鱼、鸭子、河畔的绿物,为河道增添了一份灵动。“断头河”变成了“活水塘”,成为了小区居民茶余饭后的聚集点,一有空闲就到河边散步、在桥上坐坐。
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广沽西浜这一试点河道整治中获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提升市民群众对水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更多人参与保护
一年多来,本区治水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有越来越多的沿河居民、企事业单位、学生青年等社会力量参与到了河道管理与保护工作中。
下阶段,本区将紧紧围绕“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这一更高目标,深化落实河长制,严格按照苏州河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落实各项整治任务,持续提升河道水质;同时,积极推进河岸防汛通道贯通、生态景观改造和滨水步道建设等工作,不断改善水岸环境,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