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历经四个多月的选拔和半个月的公示,9月19日,94名2017年“上海工匠”揭晓,这其中就有来自虹口的夏银桂。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上海工匠”呢?他们要具有工艺专长,在实施工艺、技术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要掌握高超技能,所掌握的“绝活”对标上海、全国,处于一流水准;他们要体现出“领头羊”作用,热心带教徒弟并不吝传授技艺;他们要作出过突出贡献。
被授予“上海工匠”称号、来自虹口的夏银桂,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小零件“托起”飞行安全
“出来了,出来了!歼16、歼17都出来了!”7月30日,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建军90周年阅兵的夏银桂抑制不住激动之情。此次受阅的空中梯队,很多机型都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夏桂银说:“一想到这其中我也出了一份力,很自豪!”这些威武的战斗机和夏银桂有什么关系呢?
“不谦虚地说,目前我们国家每一架战斗机都和我有关系。歼16、歼17舰载机上有我们最新研制的319J-01-00玻璃侧滑仪和改进型水准泡。”夏银桂笑呵呵地表示。
夏银桂是上海埃波激光仪器有限公司的灯工制造师,他有一项绝活——玻璃侧滑仪弧度手工一次成型。玻璃侧滑仪是军用直升机、航载机必备的零部件,直接影响到飞机的飞行安全。由于飞机驾驶员在天空没有任何参照物,只能依靠目测侧滑仪位置的变化来判断飞机的飞行轨迹,发生任何偏差,都会给飞机带来灭顶之灾。
夏银桂介绍,飞机上有两套控制系统,一套是电子控制,一套是机械控制,机械控制的主要依据就是侧滑仪和水准泡,当飞机的电子系统被干扰或者出现故障时,飞行员就依靠侧滑仪的侧滑度来操控飞机,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是无动力滑翔,也是依靠侧滑仪来判断飞行器的飞行姿态的。这也就意味着若没有这个小小的玻璃侧滑仪,飞机将无法在蓝天中翱翔。
这个对飞机至关重要的玻璃侧滑仪长什么样儿呢?夏银桂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弯曲的玻璃管,长约6、7厘米,里面放了一些液体和一个小黑球。他介绍,在飞行器正常飞行中,小球应该停在中央,表示没有侧滑;当小球偏左或者偏右时,就表示飞行器已经产生侧滑,小球偏离中心越多,表示飞行器侧滑得越严重。要使飞行器无侧滑飞行,唯有保持小球在中心。“侧滑仪里用于阻尼的液体,是保密配方。”夏银桂补充道。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小部件,制作起来很难吗?“最大的难度在于它弯曲的弧度,必须一次成型,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没有修正的余地。”夏银桂说,目前世界上尚无仪器能攻克这一难题,全部都是靠手工,而手工一次成型靠得是纯熟的技艺。
大绝活“化成”理论与规范
“你有笔吗?2支!”当记者问及这一技艺到底有多神妙,夏银桂拿了两只笔,只见他左右手各握一支笔,将笔尖对着笔尖,两手同时开弓,却是向着相反方向开始旋转,而两个笔尖始终固定没有一丝浮动。记者学着夏银桂也操作了一遍,左手右手旋转方向相反并不难,难的是笔尖的位置丝毫不移动。“其实也不难,全靠多练!”夏银桂说,这些制造玻璃仪器的基本功都是年轻时练就的。
1983年3月,19岁的夏银桂进入原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在仪器车间成为一名玻璃仪器制造学徒工(灯工)。当年为了学会这个动作,每天下班回家后,他就手握筷子左右开弓勤奋练习。按照常规,学徒工要三年才满师,而夏银桂硬是靠着这样的坚持和努力,只花了两年半时间,就于1985年9月提前出师了。
此后,夏银桂独当一面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1995年,因为业务能力出挑,他被选拔到激光军工车间,开始从事激光管、激光器、飞机用玻璃侧滑仪、飞机用圆型玻璃水准泡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管理工作。1997年,国有企业改制,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原激光军工车间改制为独立的法人公司,即上海埃波激光仪器有限公司,夏银桂在这里工作至今。
回首过往,夏银桂历历在目,“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很会教徒弟的师傅。”夏银桂说,当年的师傅是一个技艺高超又善于总结的人,让他受益匪浅。“肯干、苦干,爱钻研,也得有文化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手艺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精。”深信这一点的夏银桂,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同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实践出真知”,2003年他参与公司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激光管火焰封接头》,2009年参与公司申请了国防专利《一种用于监控军用飞机平衡状态的侧滑仪及其制造方法》,2014年作为第二起草人修订了国军标《飞机用玻璃侧滑仪规范》,制订了《飞机用圆型玻璃水准泡规范》等。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完美,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9月19日,这位“托起”国产战斗机飞行安全的“手艺人”被授予“上海工匠”称号。高兴、骄傲之余,夏银桂说:“做我们这一行,要吃得起苦,更要耐得住寂寞,很乐意年轻人来跟我学手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掌握玻璃侧滑仪弧度手工一次成型这门技艺,让我们国家的战斗机飞得更高、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