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父母,他们的年龄都已60开外,在原本应儿孙绕膝的年岁,却因子女意外早逝陷入常人无法体会的痛苦中。他们被称为“失独者”,一个需要得到关注和关爱的特殊群体。
(记者 孙洁静)
“活出个样子给自己看,千难万险脚下踩,啥也难不倒咱……”日前,在广中路街道“惠心苑”新春主题活动中,一首由失独家庭代表演唱的《活出个样子给自己看》撼动人心。
在悠扬的歌曲声中,7户参演家庭的照片逐一出现在舞台两边的电视屏幕上。这些照片,是他们今年春节在千岛湖游玩时留下的纪念。“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地过春节了。”失独母亲张阿姨说,自从女儿去世,她和丈夫就不再过春节。“是‘惠心苑’让我从生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回忆起2007年的那场车祸,张阿姨还是会钻心地痛。“女儿那么年轻就走了,我想不通。”就是这样一句想不通,让张阿姨自我封闭了整整5年。直到2012年她因结肠癌晚期被拒治疗,是丈夫一遍又一遍地跪求医生救人,才重新唤起了她对生的渴望。
那之后,因癌细胞转移,张阿姨又先后多次接受化疗。“化疗过程很痛苦,但我都挺过来了。就是对女儿的早逝,始终走不出来。”张阿姨说着,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就在夫妻俩最需要安慰和体恤的时候,社区失独家庭志愿者林长春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林老师一直很关心我们。她鼓励我把那么多年压抑在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发泄出来。我照着做了,心态也慢慢调整了过来。”对于林长春对自己的帮助,张阿姨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3月,受林长春邀请,张阿姨和丈夫参加了“惠心苑”沙龙组织的踏青活动。这是10年来,他们第一次走出家门参加这样的活动。那天,同伴的歌声、笑声,关切的问候以及充满正能量的鼓励,让张阿姨感受到了许久未曾有过的温暖。她悄悄地对林长春说:“林老师,让我们也加入‘惠心苑’吧!”于是,才有了如今眼前这个精神焕发、生活态度积极的张阿姨。
“惠心苑”负责人孙苑芳告诉记者,广中社区现有失独家庭124户。2013年至今,社区已建立起由心理咨询师、热心人士、居委计生干部组成的3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以“一对一、多对一、同伴结对”等方式,引导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
周阿姨的儿子前些年因患病死亡。从那以后,她就觉得活着没意思,整天以泪洗面,不收拾屋子,自己更是邋遢无比。了解到周阿姨的情况后,居委计生干部上门看望她,可没想到第一次的探望竟是在周阿姨的哭声中开始和结束的。“通过与她的接触,我们了解到她其实也非常想要改变现状,摆脱痛苦。”于是,街道就专门请了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同伴照顾她,又派了一位资深心理师志愿者与她进行一对一的“牵手结对”。
在志愿者们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周阿姨的心理创伤逐渐平复。与此同时,“惠心苑”唱歌队里互相关心、其乐融融的氛围也感染着她,周阿姨的脸上终于又重新出现了笑容。
4年来,“惠心苑”坚持每周两次开展唱歌跳舞,定期举办电脑培训、养生保健讲座、聊天座谈、志愿服务、近郊踏青等活动,已成为失独家庭交流情感、健体娱乐、相互扶持、温馨友爱的港湾。
现在,‘惠心苑’又有了微信群。“他们每天在群里传递正能量,自助互助,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孙苑芳说,“惠心苑”的关爱永远不会“下线”,它的存在就是为让更多的失独家庭从此摆脱“失独”的帽子,被“惠心苑成员”这个崭新的名字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