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彦)
周五,“80后”于晨重回课堂,跟着导师学习、实践。不过,她的课堂不在学校,而是在邮电新村。在欧阳社区,每周有24名和她一样的青年居委干部要接受导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一学小区管理的那些事。导师们均来自一线,是在社区“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资深居委干部。
“老法师”帮带 理论加实践
随着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形成的“1+6”文件落地,居委会吸引不少“80后”“90后”加入。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给初入社区的年轻人带来了考验。如何跟阿姨爷叔们打交道?居民区突发事件如何协调资源妥善处理?遇到脾气暴躁的居民闹情绪,怎么做才能镇住场子?……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不少青年居委干部犯愁,甚至红过眼眶。
欧阳路街道育才工作室正是在这一情况下应运而生,街道从青年居委干部中挑选了24人,通过这个“社区大师班”孵化未来的小巷总理。
由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成立的工作室,将“育才课程”分为公共课和辅修课两部分。由工作室每月精选社区管理的案例,在公共课上进行集中授课分析,并附以交流、讨论、观摩等学习方式,旨在让青年干部开眼界、长知识、打基础。
辅修课请来了邮电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喻菊萍、蒋家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丁素芳、建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于旭浩等社区工作“老法师”。这些“明星”级导师都拥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有化解矛盾的高手,一个原本违建多、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如今变得整洁、有序;有协调资源的达人,在小区里推出“一分钱工程”“帮帮队”等特色服务项目;还有积累大量居民自治工作心得的能人,通过激活居民力量,让物业撤走的小区事务不荒废。名师出高徒,每周2个半天,24名青年居委干部跟着这3位导师“学生意”,现场学习处理社区复杂问题的方法。
小徒弟学艺 练就好胆识
于晨是喻菊萍的徒弟,“跟着喻书记学习了一段时间,获益匪浅。我现在知道,居委干部必须敢于担当。”于晨说的情况,正是不少刚接触居委工作的年轻人最怕遇到的状况之一:居民闹情绪,青年干部往往对此手足无措,说话声小了压不住场面,说话声大了又怕火上浇油,怎么处置才好?
直到有一次,喻菊萍处理一件小区违法搭建事件,被于晨看在了眼里。居民见自家违法搭建要被拆除,很恼火,当场闹起情绪。但喻菊萍并不怯场,而是义正词严说道理。最终,违法搭建被“推倒”了。“事后,喻书记说,如果做的是一件在理的事,就不能退缩,要练大胆子,放大音量。而有时在矛盾激烈时,则要用智慧去处理问题。”这些要点都记在了于晨的“小本本”里。
同样,李袆涛也在“大师班”里颇有收获。在几个月前的“霸王级”寒潮中,不少老式居民区水管冻结、爆裂,居民生活陷入困难。而导师及时处理了居民们反映的情况,通过协调资源,让老小区的水管维修工作立刻“跟上”,这让同样在老式小区工作的李袆涛印象深刻,“居委会工作并不简单,要多用脑、用心。”作为育才工作室第一批完成“孵化”的学员,如今,“80后”李袆涛已成为幸福村居委会主任。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室的“大师班”能级,此次,欧阳路街道又请社区金牌调解员夏小玲“出山”,她将在工作室常设调解课程,针对当前社区邻里关系、家庭矛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传帮带”。
像欧阳育才工作室这样以“名师带徒”培养年轻人的方式,也在本区其他街道推进。在各居委会“社区大师班”的助力下,更多青年居委干部将孵化、成长,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