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万彦)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今年92岁的高月英老人和老伙伴们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这是一场在江湾社区举行的集体生日会,过生日的老寿星们一个个看似与普通老人没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有机会翻阅他们的履历,就会惊讶地发现,他们有的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有的是负伤后复员的伤残军人,有的是亲人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牺牲后从此孑然一身的烈属……
有人说,英雄们不怕死,但怕被遗忘。而在虹口,有350名分布在8个社区的“关爱功臣”公益联络员,为老英雄及其家属们的生活点滴忙碌奔波。“关爱功臣”项目是区民政局的实事工作,旨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幸福感,让“英雄们不被遗忘”。
“关爱功臣”项目不是“一刀切”式的走访慰问,而是根据“功臣”及其亲属的实际需求来设定项目内容。8个街道根据事先排摸情况,针对社区内优抚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出“点单”要求。再由社会组织通过公益招投标,接单开展“关爱功臣”公益服务。目前,“关爱功臣”项目涵盖了走访谈心、病中探望、困难扶助、讲座、联谊活动等内容。其中,最受欢迎的项目莫过于“集体生日”。
原来,在走访活动中,公益联络员们发现不少“功臣”们大多年事已高,虽然生活条件都不错,但是小辈白天忙于工作无法陪伴他们,他们自己又少有聚会社交,总是待在家里有点“烦闷”。于是便想借鉴年轻人们过“生日派对”的形式,为老人们办一场集体生日,一来图一个热闹,二来也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可以和老伙伴一起说说“想当年那些事”。
这个活动项目推出后,立刻得到了不少街道的“点单”。在江湾社区举办的集体生日活动当天,参加过抗日战争、今年92岁的高月英老人因为年纪最长,被大家推举为“桌长”,代表老伙伴们切蛋糕。她高兴地说:“这样的生日我还是第一次过,真开心。”那天又恰逢军属郑文莲的生日。她激动地说:“今天是我最幸福的日子。我不知多少年没过过生日了,这两年的生日都是‘宏城优抚’联络员们为我过的。”
而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功臣”们,公益联络员们则把生日的祝福送到他们身边。曾经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残疾军人徐海松今年87岁高龄了,虽然行动不便,但一看到公益联络员来了,一下激动地从床上坐起来。同样,烈属李桂美由于脑溢血后遗症,长期瘫痪在床,并丧失了语言能力。但当公益联络员们来到床边向她送上生日祝福时,不能言语的她脸上露出高兴的神采,还向联络员努力晃了晃了手指。老人的女儿说:“这是在谢谢你们呢。妈妈虽然不能说话,但她今天明显和平时不一样,她心里高兴!”
据了解,目前,市、区两级政府已先后向“关爱功臣”项目投入资金180余万元。而为了让这个项目进一步开展,区民政局在区公益创新园专门为关爱功臣优抚公益社会组织开辟了总部办公区,为优抚公益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优抚科也为公益联络员开设专门课程,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能为“功臣”们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