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前犹太难民居住街区将启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作,2月3日,记者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除了启动该项申报工作外,本区还将组织开展多项系列活动,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万犹太难民在上海提篮桥地区避难,逃离了德国纳粹的迫害。目前,本区已经对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前犹太难民居住街区的申报工作从“文化价值、档案价值、申遗价值、外交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整理收集了前犹太难民名单、数据库、音视频、口述实录等资料。
除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外,本区还将推出环犹太难民纪念馆旅游路线规划设计。这条名为“方舟之路”的旅游线路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涵括分布在舟山路、霍山路、长阳路等马路沿线的与前犹太难民避难有关的景点。为了配合“方舟之路”线路规划,届时前犹太难民、前美国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旧居,上海犹太人分配委员会旧址,罗伊屋顶花园旧址将完成建筑外立面修缮,霍山公园将进行部分改造,长阳路上将设立讲述前犹太难民避难故事的系列油画等。线路沿线还将安装设立8个历史记忆点解说牌、19个地面标识系统,旅游线路APP也正在开发设计中。届时,中外游客只要根据标识和APP软件引导,就能身临其境地重温这个发生在二战时期的“虹口故事”。
此外,今年本区还将围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犹太难民与上海”海外巡展,世界和平教育走进学校和“犹太难民避难上海故事和史料征集活动”,并推出影视作品、纪录片、音乐剧、书籍,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设计和制作名单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一期重新布展、二期硬件建设和布展等。
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道书明,区政协主席管维镛,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