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区安监局了解到,12月份,本区安全社区建设喜讯接踵而至:凉城、曲阳、川北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欧阳、江湾街道双双通过国际安全社区评定专家的现场认证,即将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促进中心认定,成为“国际安全社区”。
“全区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让人人享受安全与健康的权利’这一主题,超预期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目前,本区8个街道均已建成了‘上海市安全社区’,其中5个街道还升级达到了全国,乃至国际的标准”,区安监局局长张斌介绍道。据了解,本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自2011年起全面铺开,3年多来,各街道在工作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等方面策划了123个安全促进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社区诊断 提升安全社区服务内涵
欧阳路街道在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跨界联合、多方协作、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工作模式。欧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蔡伟介绍说:“社区诊断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既是策划实施安全促进计划和项目的立项依据,又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欧阳社区诊断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社区“望诊”,在18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1300户常住居民,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入户调查,确立伤害基线;二是社区“闻诊”,以社区医疗部门为门诊监测点,以安监、公安等为职能部门监测点,以居委、学校及重点企业等为社区单位辅助监测点,建立事故与伤害监测网络;三是社区“问诊”,组织社区内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环境的对象开展安全问卷调查,了解辖区安全生产情况和各类人群的安全需求;四是社区“切诊”,邀请专家对安全干预涉及的场所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危险源辨识,评估风险现状。
另外,据最新数据显示,欧阳社区实有和户籍老龄化比例双双突破30%,列本区首位。对此,街道为保障安全社区建设常态化,老年人安全促进计划的干预对象不再局限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今年下半年开始,欧阳社区实施了老年人“三色”管理安全项目,把所有65岁以上子女工作忙碌或无法经常照顾的社区老人纳入项目干预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三色”管理法,即对重点关注人群(红色管理)实行每天一次问候,对次重点关注人群(黄色管理)实行每周两次问候,对一般关注人群(绿色管理)实行每周一次问候。
成立社区安全学校 提倡全民学习
江湾镇街道借安全社区建设契机,于去年率先成立了“社区安全学校”,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平台,减少“单打独斗”式的教育。据统计,社区安全学校已安排了60余场次的安全讲座、培训,辖区内1万余居民受益。今年,社区安全学校还通过划分区域,归拢社区安全学校周边居委集中授课,对较远地区居委挑选适合场地开展讲座,向居民发放意见征询单,按需开展安全讲座等举措,进一步改善了授课方式。
江湾镇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儿童安全是安全社区创建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街道于2012年开始与“国际儿童安全组织”合作,实施0-3岁、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安全干预项目,将从外国引进的儿童安全防护理念、措施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推广到辖区内22所各类学校,包括为0-3岁儿童家长开展儿童急救知识培训、在0-3岁优生优育示范点设立急救培训点、为11所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开展防坠落、防中毒、防窒息、防烫伤的居家安全防范课程等。目前,通过安全课程和干预项目,街道辖区内幼儿园的儿童安全项目已实现全覆盖,中小学的干预项目也达到了80%的覆盖率。
据了解,本区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将持续改进,各项目干预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使更多辖区居民能够受益。张斌表示:“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如何让社区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希望发动群众参与,关心自己、帮助他人,增强安全理念,从而提升幸福指数。”
(张雯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