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全市大多数中小学一样,上外附中(东校)在9月1日迎来了新学期;但不一样的是,开学第一天,穿着雪白色、被家长们誉为“上海最美校服”的学生们,跨进的是一扇崭新的校门——位于天宝路的上外附中(东校)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该校历史性的一刻。作为虹口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建的学校,上外附中东校如“襁褓中的婴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筹建和发展是本区与上外“携手建设上外基础教育园区,打造虹口‘教育强区’”的重要内容。
“走进校门,看到的不是高大的建筑,也不是宽阔的操场,而是一种国际化的大气扑面而来!”这是开学第一天,天宝路新校区给初一学生付艺晗的第一印象。
“你们是东校的首批学生,你们要因穿上这身校服而自豪!”校长崔德明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给予学生们这样的寄语。该校百余名学生正襟危坐,聆听着校长的教诲。
去年4月,市教委批复了上外附中东校的招生方案,标志着该校正式“扬帆起航”,两个班级的学生于当年9月初正式入校上课,并全权委托上外附中负责东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在新校区,记者看到,干净的地面,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宽敞明亮的教室,让人觉得浑身上下焕然一新。殊不知,在2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野草丛生、“像被轰炸过一样”的荒地。见此场景,初一学生子迪的家长内心颇为忐忑,定期前来“侦查”,并将学校改造进度“同步”到微信上的“家长圈”,“几乎一天一个样,学校老师还冒着酷暑整理校舍。”子迪家长告诉记者,施工进度超过了他的想象,“爬山虎被扯下,操场被整平”,不久,学校的变化让他“心定了”。
“最后发的照片是校门口镶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几行金字”,子迪告诉记者。这或许标志着东校的改造彻底完成。开学第一天,不少家长来送学生上学,崭新的校舍着实让他们“眼前一亮”。
而更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的,则是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全部的老师都是上外附中的‘原班人马’。”校领导告诉记者,“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活动等与上外附中同步进行。”在东校筹建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在学校招生、办学等方面给予东校和上外附中一致的政策待遇,并将合作共建工作作为教育部与上海市部市合作协议的内容之一。
对于办学目标,该校直指上海“四个中心”和“自贸区”的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书记吴友富表示,举办上外东校,是上海市的一项战略举措,上海“四个中心”和“自贸区”的建设对外交流需要大批国际化、跨文化沟通的专门人才,要将上外附中东校打造成“硬件和软件设备齐全、教学理念先进、外语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沈春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