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上海世游赛花游单人技术自选的决赛中,一袭黑天鹅泳装亮相的黄雪辰以一曲《天鹅湖》的表演征服裁判,获得银牌。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她所在的“雪鸥组合”又凭借一曲《龙》以192.870的总分摘得花样游泳双人自由自选决赛铜牌。这是中国在花游双人项目中获得的首枚奥运奖牌。在后续的集体项目比赛中,她和队员以194.01分的成绩获得该项目的银牌,创下历史最佳成绩。“黑天鹅”不仅为国家争了光,也为虹口人民争了光。8月18日,黄雪辰已经回到上海和家人团聚。
日前,记者来到水电路上黄雪辰的家中,采访了她的父母。26m的小家收拾得很干净,卧室窗户下面的折叠沙发,就是雪辰的床。据黄爸爸说,女儿最近一次住在家里,是去年国庆节,在家呆了三天。而备战北京奥运会的2006-2008年那三年,雪辰一直都没有回过家。怪不得黄爸爸笑侃,“小孩是自己的,人是国家的”。女儿能吃苦,很懂事。
雪辰的童年跟一般的小朋友不一样,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寒暑假。每年过年,也只休息除夕到大年初二这三天。转学花样游泳后,雪辰需要学习舞蹈,拉韧带是每天的必修课。她坐在凳子上,脚伸直平放,妈妈给她当陪练,整个人腾空坐在她的膝盖上,一坐就是半小时。
预备班下学期,雪辰进了上海队,平时就不住家里了。2006年,她进国家队去了北京,就难得回家了。而在队里的训练情况,雪辰从来报喜不报忧,哪怕再辛苦都默默坚持。有时候训练累了,边哭边坚持训练。2007年,她大脚趾骨折,也没有告诉爸妈。“平时,她每周都会和我们通三四次电话。但是,比赛期间她通常不和家里联系,可能是她怕紧张。每次只要比赛一结束电话就来了。”黄妈妈很体谅女儿,一直夸女儿能吃苦,很懂事,“这次伦敦比赛,双人拿奖后,给她打电话。她说还有集体没比,就匆匆挂了。”爷爷是她的福星
“要不是她爷爷,黄雪辰就没有今天。靠爸爸妈妈,雪辰不会发光。”在采访中,雪辰妈妈好几次这么感叹,说爷爷是她的福星。全家的齐心协力,为雪辰后来走上国际的赛台做了铺垫。原来,上小学三年级时,有教练看雪辰长得高,问她想不想学花样游泳。但是花游的训练场馆在万体馆,家里没有人负责接送,每天放学后让雪辰独自从虹口坐车去万体馆,路途太远,爸妈不放心,“当初还没有地铁,从虹口到万体馆路上要一个多小时。”黄妈妈说。四年级的时候,雪辰又提起想学花样游泳的事,于是他爷爷接下了这个活,答应负责接送她。
“初学花游期间,每天下午4-6点是训练时间,平时都是爷爷接送。下午上完两节课,爷爷就坐旅游十号线护送孙女去万体馆。每天学完后,再一起坐车到家,通常都8点多了。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晚上赶车回来很累,但都一直坚持接送。到了周末,我才有时间和爷爷换班接送雪辰。”雪辰妈妈说,“雪辰一直很孝顺,自己很节约,舍不得买贵的衣服,但是每次回家都会给爷爷奶奶和外婆包红包。可惜,在2010年的花样游泳世界杯后,雪辰的爷爷走了。要是爷爷现在还在,看到雪辰该有多高兴啊!”成绩背后的喜悦
当记者问起,想看看雪辰得过的奖牌时,雪辰爸爸的脸上立马洋溢出骄傲的笑容。他取出一个专门的箱子,打开里面满满一箱都是雪辰的奖牌,总共60块,加上今年得的,总共是62块。黄爸爸对每一块奖牌都是如数家珍,尤其是雪辰的第一块金牌——2006年世界青年花样游泳锦标赛单人第一名。黄爸爸还专门彩色打印了当时的新闻报道和金牌包在一起。
雪辰成功的背后,有她自己的勤奋刻苦,也有家人的支持,还倾注了历任教练的心血。她入选国家队去北京后,上海队的花游教练张晓蕾也一起从上海跟过去,领队袁咏华对她依然很不放心,要求她每天打电话汇报训练情况。时任教练井村雅代对她更是严中有爱,寄予厚望。虹口区的领导也很关心雪辰,在去伦敦比赛前,区体育局的负责人还去北京慰问过雪辰……
记者也与雪辰取得了联系,“因为后面还有比赛,不会歇太久。明年就全运会了,各方面都开始准备了,”她表示,“在家休息的时候,准备去看望以前没进队前的教练。”22岁,对于花游运动员还处在黄金期,我们祝福她未来游得更出色。(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