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葵”到来之前,玉田新村的旧房修缮工作已步入尾声了。居民们说:“现在我们的房子,大热天不怕暴晒,暴雨天不怕漏水,住得安心多了!”
玉田新村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本市最早的居民新村之一。随着岁月更迭,房屋老态尽显——底层居民为暴雨天雨水倒灌、墙壁长年发霉而烦恼,顶层居民则饱受烈日炙烤和房屋漏水之苦。为了改善这些居民的生活环境,今年起,区房管局集中对本区一批老式居民小区进行修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好事做好却并不容易。“居民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具体落实这一工作的虹口住宅建设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从集体抵制到送锦旗
玉田新村将进行旧房修缮的消息传出后,却遭到了玉二小区76号所有居民的集体抵制。居民的想法很简单:怕工期长影响民宅安全。原来,以前小区也曾实施过外墙粉刷等修缮工程,可工期拖得很长,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的居民家还因小偷攀爬施工脚手架入室而屡遭盗窃,这让76号的居民心有余悸。
为此,区房管局、虹口住宅建设发展中心和玉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登门向居民耐心解释,最后终于获得了76号居民的信任与支持。随着工程的开展,居民们发现,这次入驻小区的工程队素质与以前不同:不野蛮施工、遵守纪律、注重细节。
“一开始虽然同意让他们施工,但其实还是有点不放心的。”家住401室的谢阿婆告诉记者。工程开始后,她每天都守在家里看家护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这次的施工队伍素质很不错。一次,她忘记收挂在阳台上的衣服,粉刷工怕涂料染损衣物,还帮她把衣服收齐叠好。同样,住在503室的祝阿婆也因为屡次发现工程队负责人反复向工人强调不扰民、不吸烟等注意事项,而对这支队伍刮目相看。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慢慢打消了居民心中的疑虑。最终,看着自己原本破旧的老房子从里到外焕然一新,76号的居民一起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虹口住宅建设发展中心表示感谢。
区房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在本区进行平改坡综合整治、里弄房屋修缮整治的建筑企业,都将接受实施工程小区的业主和居民的监督、暗访,评估结果纳入区房管局施工单位企业诚信档案。被评定为施工不佳的企业将被红牌罚下,无法再次参与虹口区旧房改善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正是这样的严格监管,才换来了居民的放心、安心。
细节操作彰显个性化
同样位于玉田新村的玉三小区因为地势较低,每到梅雨季节,许多楼房出现了底层进水、顶层漏水的现象。不少居民提出了“先补漏再改造”的要求。这一要求得到了区房管局和施工单位的支持。居委会干部们走家串户,记录业主的维修要求,然后将这份珍贵的“补漏统计表”交给施工方,施工方按表完成修缮后,必须由业主认可签字,才算真正完工。
考虑到各个小区的个性需求,此次居委会还配合业委会做了民意调查,在不增加施工耗费总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在楼道内统一安装照明灯、部分下水道疏通、部分地面整修等施工内容,让好事不仅做了,而且做到了位。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本区将有30个小区开展老式住宅综合整治工程。届时,将有更多居民从中受益。 (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