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Welcome to Shanghai(欢迎您到上海来。)”每周一,瑞虹新城一期的小区活动室里都会传出阵阵读书声。这是一群社区里的退休老人正在学习迎世博英语口语。与其他培训班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迎世博实用英语口语》教材并非来自英语学科专家之手,而是一位七旬老人的杰作。老人名叫范秀华,是一位老侨眷,为了写好这本书她前后共花费了十年时间,经过一再修订才通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海外居住经历引发灵感
在瑞虹英语学习班里,记者看到了这本《实用英语口语》书。全书分为实用词汇和情景对话两部分,涉及了数字、季节、天气、食品、公共服务、旅行等42个内容,还有专门为世博会收集的介绍上海小吃、景点、购物街的词汇专栏以及情景对话。而每个英语词汇和句子后面,除了标有音标、中文解释外,还有老人亲手设计的用中文标注的“读音参考”。
范秀平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要编写这本书,是来自于海外生活经历。原来,老人养育了三女一子,四个孩子分别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定居。1997年,范秀平去美国探亲,由于不懂英文,往往一出门就迷路。“那时,我连家附近的超市也找不到。即使到了超市,因为不认识英文,也找不到自己要买的东西,只好用肢体语言告诉售货员我要买什么,可往往他们看不懂,我也说不明白。”范秀平说,她初到美国时可没少出“洋相”。
倔强的老人下定决心要克服语言关,便和外孙一起去当地学校学英语。由于她之前没有任何英语基础,一下面对“洋老师”的教学,不仅听不懂,而且还记不住。于是,范秀平便想出了用中文标注英语读音的方法来快速学习英语口语。虽然有时发音不一定很标准,但在反复练习后,老人可以和别人用简单的英语交流了。
之后, 老人去澳大利亚探亲时,也用同样的办法学习英语口语。几年下来,她的英语学习本已经累积了六本。
世博元素加入书中
回国后,在一次和社区里的老人交流时,范秀平发现不少老伙伴都有想学英语的想法,但因“零基础”对英语有点生怕。“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更多老年朋友一起分享呢?”于是,范秀平便开始着手把自己多年来累积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编撰,修订起了英语口语书。老人的举动也得到了远在海外的子女的支持,孩子们在回国探亲时,帮助她对一些词汇、句子、音标进行了重新修订,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准确。考虑到世博会期间将会有许多外国朋友来到上海,老人还特地在书中加入了介绍上海风土人情的内容,以体现“世博元素”。
口语书引发学习热情
书正式出版发行后,老人把第一批新书赠送给了嘉兴路街道迎世博学双语班以及瑞一居民小区爱好学英语的居民。居民王佩英已经在瑞虹一期老年英语学习班里学了一个月的英语口语。她告诉记者,如今,自己就好像上了英语速成班,她打算以这个一技之长去报名当世博会志愿者。
看着那么多人喜欢自己所分享的英语学习心得,范秀平老人感到很高兴。她打算进一步修订这本小书,让这本口语书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