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2
信息来源:
自2020年新一轮开发建设打响发令枪,北外滩集全球智慧、举市区之力,现已全面起势成势。从早期以航运、贸易为主的产业聚集,到逐步演变为多元产业共生的现代化经济生态圈。北外滩的崛起,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升级,也映射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从“物理聚集”到“化学融合”
过去,北外滩凭借区位优势吸引了金融、航运、科技等企业集中入驻,形成了以虹口区为核心的产业高地。近年来,北外滩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也不断提高。五年中,科技、绿色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北外滩“功能塑造”发挥作用,与传统产业形成共生关系。
其中,北外滩放大科技金融耦合效应。上海金融科技园区在北外滩设立,目前园区已集聚东方汇理金科、浦银金科、京东数科等数十家重点金融科技企业,2024年引进的东方汇理金融科技公司是国内首家由外资资管机构控股的金融科技公司。此外,明汯投资、鸣石基金等一批量化私募公司也纷纷入驻北外滩,利用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开展金融科技的探索和研发,为金融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金融产业与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等新业态也拔节生长。近年来,全球工业4.0灯塔公司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体验中心,5G全球创新港、数字北外滩展示馆等功能平台建设,为未来产业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展示提供新平台……
在绿色航运方面,目前,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落户北外滩,北外滩国际航运绿色发展共同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成立,逐步形成绿色航运生态圈。
北外滩推动产业间从“物理聚集”到“化学融合”,推动企业间资源共享、技术协作与创新联动,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的转变。
政策赋能,构建产业生态圈
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产业集聚是“培土”,种出共生之果还需依靠政策赋能。近年来,虹口区推出一系列创新政策、搭建平台载体,打造良好共生环境。
在政策扶持上,虹口区从企业落户、研发投入、人才激励、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对新落户的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对企业的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搭建平台方面,北外滩建立“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盟搭建“模融空间”重要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从政策扶持到生态赋能的全程支持。
2024年,由上海环交所、三峡上海院、蓝晶微生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60家企业组成的北外滩绿色低碳服务产业联盟在雷士德工学院正式成立。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虹口梳理形成了绿色航运、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绿色技术、碳交易等五大重点领域虹口绿色低碳服务产业图谱,推动产业生态的建设。
2023年,国客中心、苏宁宝丽嘉、中美信托、金茂国航等滨水沿线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形成多元主体整合和有效资源配置的合作联盟,制定《北外滩商业联盟商业共建导则》,周期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沙龙及活动,合力提升滨水商业资源的运营管理水平。
北外滩不再只是企业的“落脚点”,而是产业的“连接器”。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不同领域的企业找到了共同语言,形成1+1>2的效应。
未来:向全球产业共生高地迈进
吸引更多国际高端要素聚集,并探索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协作,北外滩正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虹口将精心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打响“虹口北外滩”新金融集聚区品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虹口将优化金融科技产业政策,吸引金融科技企业集聚,借助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将北外滩打造成为未来数字金融新中心……从产业聚集到产业共生,北外滩的转型不仅是空间和产业的重新布局,更是发展理念的升级。北外滩的实践表明,产业共生不仅是趋势,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未来,北外滩将继续以开放、协同、创新的姿态,书写产业升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