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的城市空间位置十分优越。无论是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还是虹口港的地理环境、水陆交通,亦或是景观品质,都堪称无与伦比、得天独厚。同时,北外滩与外滩、陆家嘴形成“黄金三角”交相辉映:外滩有100多年的历史;陆家嘴有3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现代的城市风貌;而北外滩既有历史的痕迹,又有丰厚的文化沉淀,正在进行面向未来的特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北外滩是市中心唯一一块可以成片规划、深度开发的黄金地段,建成后将拥有84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相当于陆家嘴及世纪大道两侧所有的建筑群总和。
北外滩的交通优势愈发凸显。上海井字形骨架性主干路网的“一横一纵”,北横、南北两条通道汇集北外滩,形成枢纽节点。轨交19号线正在快速推进。北外滩四平方公里,两通道交汇,三隧道越江,四轨道纵横,路网交织、交通便捷、多维通达,浦江“黄金三角”已建成“8分钟通勤圈”,对外15分钟可达上海火车站,45分钟联通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枢纽。
北外滩的开发建设,既践行“复合紧凑、开放共享、包容互促、创新智慧”的规划理念,也建设“窄马路”“小街区”,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区。未来,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将更开放,生态效应将更显著,景观形象将更宜人。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成为全球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典型示范区。
北外滩总体区域规划为“一心两片”,总建筑体量840万平方米,呈现特色鲜明的北外滩空间形态格局,出现最美的城市天际线。提篮桥片区突出肌理致密有序、完整成片的格局特征,虹口港片区体现滨水开放、多元复合的空间特色。核心区将建设18幢18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群,构筑全球顶级中央商务区和上海浦西最美天际线。320米白玉兰广场,263米来福士双塔已投入运营。480米“浦西第一高楼”即将开工,成为浦西制高点,与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遥相呼应。整个北外滩区域内还有约22公顷无车区、约6公顷中央绿轴、约4.5公里空中连廊,高标准践行复合紧凑、开放共享、包容互促、创新智慧的规划理念。空中连廊竣工后,北外滩核心区内三大商业综合体北外滩来福士、友邦金融中心和金茂广场将实现立体无缝连接,构建上海一流的商务、消费和休闲环境。
新建建筑与周边老建筑的衔接协调,这既是北外滩开发的难点,也将是亮点。既要把这些承载历史文脉的老建筑、老物件保护好,也要为这些好资源找到好人家、锻造好作品、集聚好功能,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建的上海华贸中心,将原来“72家房客”的历史街区进行城市更新,正在打造由30栋历史建筑构成的顶奢“品牌之家”集聚区。北外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40幅优质地块虚位以待。
北外滩新一轮开发建设,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未来北外滩将成为上海“中心辐射”主阵地,成为未来之城。身在其中的企业“朋友圈”的扩大也持续推动北外滩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进一步凸显核心功能优势,吸引龙头企业集聚,打造超级总部基地。
北外滩财富管理高地“十年磨一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集聚各类金融企业和机构20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拥有全国近1/8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1/6的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
北外滩从“老码头”发展为全国首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集聚包括中远海运在内的航运企业4700余家、功能性机构40家,全球前50位船公司中有12家在此设立总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论坛发来贺信。
立足上海市域新格局之“中心辐射”,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包括港资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北外滩集聚发展、同台竞技、各展所长。秉承“帮助企业渡难关就是帮助自己渡难关,帮助企业谋发展就是帮助自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事业合伙人”。
2023年2月,《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在北外滩正式发布,聚焦回应市场主体诉求期盼,围绕持续打造公平便利的投资环境、持续提升优质快捷的行政效能、持续提供规范贴心的政府服务、持续健全科学完善的法治体系、全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27大项、138小项举措,特别突出北外滩开发建设、服务贸易高地建设、科创“核爆点”等重点区域领域。
即将揭牌的上海北外滩沪港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将成为畅通两地经贸往来、企业合作、青年交流、文化互鉴的平台,实现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共赢,演绎更精彩的“双城故事”。
北外滩在历史上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码头,是上海首批开埠之地。泰戈尔、罗素、爱因斯坦、萧伯纳、卓别林等众多国际文化名人正是从北外滩码头上岸来华访问、讲学,给中国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想。北外滩在二战期间成为了3万犹太人避难的“诺亚方舟”,中犹两个民族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深植在虹口。翻开近现代中国出版业、影视业发展史,曾有诸多企业家在虹口创业起步,在香港发迹扬名。伍联德1926年在虹口创立《良友》,后在香港复刊;邵逸夫1925年在虹口创立天一电影,1937年带着全班人马转往香港,开启了邵氏影业的辉煌时代;胡蝶、阮玲玉等电影明星都是出生或长期居住在虹口。
北外滩的历史,更与中国多个“第一”颇有渊源:中国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第一通电话从这里拨出、第一场电影在这里放映……这背后,是北外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然,亦是百年来历史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深厚积淀所致。历史文化的不断积累,让这片即将成为“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的土地,拥有一份独特气质。
全时段多元活力商业街区、高品质住宅、国际化高端教育,吸引国际人才汇聚,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里既有高端的低密度别墅,也有高品质的商品住宅;既会通过改造、打造独具韵味的石库门住宅,也会提供设施设备齐全,可以拎包入住的白领公寓。宝丽嘉、悦榕庄、W、索菲特等一线高端酒店充分满足商旅需求。2000座的专业剧院即将投入使用,融合了娱乐休闲、艺术分享、文创零售、展示活动和培训教育等功能,在提供高质量的戏剧演出之馀连接城市,让观众可以更多享受在戏剧之外的悠闲时光。
北外滩将以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为建设目标,围绕“链接全球、买卖全球、服务全球”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区、消费市场新高地和消费潮流风向标”。白玉兰、来福士、太阳宫等大型综合体已投入运营,涌现了城市集市等多个火出圈的现象级商业。“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和“老字号品牌”在这里大放异彩,构成一幅新时代北外滩版的“清明上河图”。
保持经济发展“气势如虹”,争取营商环境“有口皆碑”,这将是虹口最新的诠释。从“睁眼看世界”的启航地,到如今“世界看中国”的窗口,北外滩正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朝着“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实践区”的目标坚定前行,为上海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
春暖香江水,潮涌北外滩。北外滩张开怀抱,真诚欢迎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香港企业家们来到这片投资热土,共图发展,共享机遇,共同见证北外滩创造奇迹。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