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虹
口
今年的冬天,
想好去哪里逛了吗?
暖暖冬阳下,
来虹口这里逛逛吧~
线路:鲁迅公园→上海鲁迅纪念馆→山阴路→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公啡咖啡馆→左联纪念馆→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推荐理由:线路以鲁迅、丁玲等人物为主线,从鲁迅公园出发,途经上海鲁迅纪念馆、山阴路、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公啡咖啡馆、左联会址纪念馆、公啡咖啡馆旧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多处景点,体验这条微旅行线路,感受左翼文人们敢爱、敢活的时代。
第一站
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始建于1896年,原名虹口公园,占地面积为28.63万平方米,是中国首个体育公园,也是一座集历史、文化、纪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上海鲁迅纪念馆内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
△现在的园内景色
第二站
上海鲁迅纪念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鲁迅公园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同时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馆内藏品以鲁迅手稿、遗物、文献和版画为大宗。馆内一层设有临时展厅“奔流艺苑”、“萌芽厅”、多功能报告厅“树人堂”、收藏鲁迅同时代人遗存的“朝华文库”等服务设施。二层为“人之子——鲁迅生平陈列”,曾荣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第三站
山阴路
这条至今仍未通公交的百年马路——山阴路,低调地立于四川北路北侧。虽然不长,但巷陌里弄间,新旧石库门、日式花园、西洋式公寓错落有致,堪称“近代民宅博物馆”。
路虽然不宽,却藏龙卧虎,走过了鲁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等名人。这里各个角落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大师们的足迹,以及文化历史上的一段段传奇。
第四站
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逾百年历史的建筑内山书店旧址,在经历了近一年规划、设计、修缮,将原本仅100余平方米的内山书店,扩展为800余平方米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书局共有三层。一楼包括内山书店原址、“引玉集”和“南腔北调集”三个空间,陈列着不少老物件,如鲁迅编选和自费印行的木刻作品集等。二楼被划分为“而已集”和“集外集”两大空间,开辟出电影主题图书区、黑胶唱机与胶片专区等,文艺气息浓郁。三楼为“华盖集”和“三闲集”,价值贵重的精品图书都在此处陈列。
第五站
公啡咖啡馆
改造后的公啡带有一股浓郁的老上海风情,像是走入了民国老电影中,电车、老上海建筑群的背景和整面墙的上海街景旧照壁纸,真的像是把人带入了百年前的上海街头。
逛累了来这里点上一杯咖啡,细细品味周边的摆饰,听着复古音乐,香浓之间,感受着那个年代的魅力。
第六站
左联纪念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藏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旁的居民区里,是一幢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洋房。
馆内共陈列了照片、旧版书刊杂志、左联盟员使用过的实物等800余件,不仅再现了左联的活动经历,而且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剧联、美联、社联及电影小组的活动,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左翼文化运动史。
第七站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大众点评网_jasmine_hxt
多伦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叫“窦乐安路”,是以清朝光绪皇帝接见过的英国传教士窦乐安的名字命名的。路全长只有五六百米,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卧虎藏龙之地,当时的中国文化界重地,许多载入史册的文坛名流曾经工作与居住的地方。
@寻梦游仙
在当时穿街走巷的人之中就包括了赫赫有名的大文豪鲁迅,还有瞿秋白、陈望道、冯雪峰、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丁玲等,也让多伦路成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寻梦游仙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时间以现场实际为准
部分素材来源:上海虹口、乐游频道、乐游上海、
上海鲁迅公园、左联会址纪念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合作联系请私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