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 上海轮渡实行 全轮渡航线无人售票模式 有着110多年历史的上海轮渡 告别人工售票后的首个工作日 对市民的出行 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方式 有哪些影响? 在秦皇岛路渡口,记者看到,原本的售票窗口目前已关闭,并摆放了各类移动端数字支付方式的操作指南。而售票人员也从室内转岗到室外,指导部分乘客使用公交卡或移动端数字支付方式过闸机。 据观察,大多数乘客都已经轻车熟路,需要工作人员引导的基本为较少乘坐轮渡的市民,但大家都表示无论是刷卡还是刷手机都挺方便的。 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服务员丽对转岗也表示适应,她说:“我的工作本来是在窗口内服务市民,现在走出窗口,能更好地帮乘客解决困难。” 对于一些只带了现金或能够享受票价优惠的乘客,可以用投币的方式通过闸机。渡口还提供了为期一到两个月的人工找零服务,帮助部分乘客从“购买筹码”平稳过渡到“无人售票”模式。 据统计,目前,每天乘坐轮渡的乘客有90%都已经选择公交卡、手机移动支付等方式。而无人售票模式自2021年12月20日在南陆线和塘董线率先试点以来,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此外,上海久事公司已全部完成十七条航线的软硬件改造,实现了“随申码”乘轮渡的全应用。现场还设置了渡口第一台交通卡充值机,为“无人售票”模式助力。 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颖秋说:“上海轮渡从3月1日起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对于公司来说,支付方式的迭代也推动了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我们的初心始终没变,希望给乘客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记者:蒋碧玮 编辑: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