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大数据中心说,即日起,市公安局居住登记、居住证新办等2项事项“不见面办理”上线了,办事群众即可通过小布微信“随申办”小程序、“随申办”APP、“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等三个渠道的“不见面办理”专栏,减材料、零跑动、在线不见面指尖办。具体操作方式详见↓
市公安局会同市大数据中心,依托上海“一网通办”平台和“随申办”移动端超级应用,基于本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和电子证照库,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最大限度的“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次数”。通过调用标准地址库和电子证照、图像OCR识别、材料智能预检等技术手段,对申请人提交的照片等材料进行智能预检,提升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准确度,有效避免因材料不符合要求而发生补交材料或者重新申请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用户办事体验。
一、办理居住登记 改革前,办事人需要前往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线下窗口办理,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居民户口簿原件、在沪合法居住证明(1、居住在本人或近亲属自购住房的,提供相应房地产权证明复印件(验原件);2、居住在本人或近亲属租赁住房的,提供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复印件(验原件);3、居住在单位、学校集体宿舍的,提供单位、学校人事或者保卫部门出具的集体宿舍证明),并填写《居住登记信息表》。如果是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明及监护关系证明纸质材料;如果居住在近亲属自购或者租赁住房的,还需提供近亲属关系证明纸质材料。
改革后,办事人在线实名认证登录,在线填写基本身份信息、居住信息、户籍信息、居住事由等信息后,上传符合要求的本人照片并提交相关居住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电子材料即可完成办理。其中,身份证、户口簿、不动产权证、住房租赁合同备案通知书(网签备案证明)等相关身份证明和居住证明材料可直接通过调用电子证照实现免交,无需提交原先的相关纸质证明材料,也无需往返线下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实现了“减材料”“零跑动”的不见面全程网办。
二、办理居住证新办 改革前,办事人只能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往返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需要花时间,窗口人多的时候还需要排队,还需要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的纸质复印件。
改革后,办事人在线实名认证通过后,在原先办理居住登记的基础上补充填写教育、职业等信息,如办事人无需变更本人照片,同时在近半年内住所未发生变化,即可“零材料”“零跑动”不见面全程在线完成办理。
以下是小布为大家准备的“随申办”各服务渠道“居住登记”和“居住证新办”事项全程网上“不见面办理”的流程介绍。
一、居住登记 第一步:选择“居住登记”事项
小布微信“随申办”小程序登录方式 1)点击小布微信页面下方“随申办”按钮。 2)点击“不见面办理”。 “随申办”APP登录方式
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登录方式 第二步:进行本人实人认证 第三步:选择办理方式和住所种类 第四步:填写居住登记信息
第六步:提交成功
二、居住证新办
第一步:选择“居住证新办”事项
1)点击小布微信页面下方“随申办”按钮。
2)点击“不见面办理”。
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登录方式
第二步:进行本人实人认证 第三步:选择办理方式 第四步:确认是否变更住所种类
第五步:填写居住证新办申请信息及领取方式 第六步:确认是否重新提交照片
第七步:提交成功
Tips:上海市居住证的用途 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境内来沪人员,在本市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6个月),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可申领《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居住证》作为持证人在本市居住的证明,记录持证人基本情况、居住地变动情况等人口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还可办理和查询个人积分、办理卫生计生、社会保险、教育等方面的个人相关事务。
持证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并享有下列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持证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在本市享受下列便利: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或者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便利。
资料:市大数据中心 编辑:顾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