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当大多数人准备进入梦乡的时候,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实践中心却依然灯火通明,科技教师们放弃休息,群策群力,正在为了即将到来的援疆科普公益活动,全力以赴地准备着每一堂课程,每一场展示,每一个互动环节!他们在会议室大屏前准备讲座、他们伏案在电脑前完善教案、他们奔波在走廊调试机器狗参数……尽管夜深人静,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和激情,因为他们即将为新疆的孩子们带去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盛宴。
终于,援疆的日子来临了。10月19日,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田健老师带领科技部教师张颉贇、陈立涛、杨欣、刘金秀,随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率队的科普援疆团队,时隔一年重返喀什,开启了2024年“白玉兰携手小胡杨”沪喀青少年科普公益活动的“文化润疆”之旅。
10月21日,沪喀青少年科普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泽普县第六中学拉开帷幕,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社会事业发展组组长、喀什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利强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对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期望。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会长薛明扬、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陆晔、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副处长时多等嘉宾出席仪式,并为参加2023年彩绘银河系作品征集活动、幸福农居建筑模型创意制作和展示活动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当看到去年授课指导过的孩子也有获奖时,“中心”科技教师的心情无比激动。
在泽普六中的运动场上,“中心”科技教师张颉贇、陈立涛为800多名学生带来了机器狗、遥控车的精彩展示表演。机器狗和遥控车是“中心”特意为此次活动准备的最前沿的科技设备。在教师的操作下,机器狗不仅可以精准地做出站立、坐下、仰卧、招手等动作,而且能利用头部激光雷达,实现快速奔跑中的避障。遥控车也在草坪上实现越野飞坡,急停转向等精彩特技动作。教师们用精彩的科普表演展示了科技前沿技术,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同学们争相报名尝试,这种由衷的兴奋和惊喜,是对科技魅力最直接、最纯粹的赞美!
当天下午,教师工作坊泽普分会场活动中,“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田健老师向100位来自泽普县和莎车县的各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中小学科技教师们,开展了主题为《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的策划设计》的精彩讲座,为每一位致力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当地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
10月21日下午至10月23日,“中心”五位老师兵分三路分别前往泽普县第二中学、泽普县第四中学、泽普县第十中学、莎车县第六小学、莎车县第三小学、莎车县第五小学、泽普县第二小学、泽普县赛力乡中心小学、泽普县第一小学、莎车县阿热勒乡向阳小学、莎车县第四小学、莎车县城东街道办前进小学、喀什六中进行了各科技项目的授课。
第二场教师工作坊(喀什分会场)活动在喀什六中举行。田健老师不仅开设了《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的策划设计》主题讲座,还现场提供社团建设的帮扶,为喀什地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陈立涛老师在“城市梦想”创意模型制作课上,讲解了模型材料的识别和基本处理方法,鼓励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进行组合创意,另一方面则重点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建立了计算材料和时间成本的意识。在科技模型户外实践环节,虹口区的科技模型团队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遥控越野车与管式直升机模型的展示与操作。同学们在广阔的操场上,亲身驾驭着这些车辆模型,体验它们风驰电掣般穿梭的无限乐趣,同时在蔚蓝的天空下,共同见证了小型飞行器腾空而起、翱翔天际的奇妙瞬间,享受着探索科技奥秘与放飞梦想的喜悦!
杨欣老师和刘金秀老师在“笔记大自然”课程上,为学生们介绍了自然笔记的要素、创作自然笔记需要的工具、如何创作自然笔记,并带领同学们赏析优秀的自然笔记作品,鼓励同学们从最喜欢的植物或者动物开始进行创作,让学生们借助自然笔记这个工具,更好地描绘、记录大自然。
精彩瞬间
在泽普县第一小学的“笔记大自然”课堂上,一位男生分享了自己亲手培育大蒜的每一个微妙瞬间:从最初蒜瓣入土,到破土而出,再到绿意盎然、日渐茁壮的蓬勃景象。他对细节的捕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精准描绘,更是心灵与自然对话的深刻印记。那一刻,教室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是好奇、是敬畏,更是对知识无尽探索的渴望。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心灵的触碰,让教师深切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每一次学生的提问、每一次分享的火花,深化了师生们对生命的理解。这也是一场教学的双向奔赴,让我们在共同绘制一幅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生命的绚烂图景。
张颉贇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机器狗的遥控动作、控制原理、编程开发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展示。当这只栩栩如生的机器狗跃然眼前,它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逼真,时而跳跃,时而奔跑,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令人叹为观止。同学们内心激动不已,纷纷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同时,张颉贇老是还为老师们带来了“3D 打印与创意作品设计制作”的教师培训。当看到3D打印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打印出精美的小船模型时,许多老师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还规划自己的模型,而另一些则拉着培训团队,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学习!
在此期间,每位教师均展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精神,他们每晚都会根据次日授课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年级层次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教案进行细致入微的针对性调整,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10月24日,科普援疆团的任务圆满结束,“中心”教师带着新疆老师们的祝福与不舍,踏上了回程之路。沪喀青少年科普公益活动不仅是一场科学知识的盛宴,更架起了文化交融的桥梁,传递了深厚友谊的纽带。相信科普教育在边疆地区的普及与深化,一定会给孩子们打开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引领他们勇敢追梦,自信前行!
感谢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为我们提供的科普传播的平台和机会。未来,“中心”将进一步推进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引领、辐射更多地区,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科普知识、锤炼科学技能、提升科学素养、树立崇高理想、增强学习信念,为他们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与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