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网址:https://we.54traveler.com/route/159#lightpot
行走简介
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上帝的子民。走出埃及,又卷入到天启三大宗教的千年纠缠中。失去了“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却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曾有三波犹太人来到上海,涌现出诸如沙逊、哈同般的传奇…二战时他们聚集虹口,自此,便有了【东方诺亚方舟】。
走近【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何“远东第一监狱”自1903年启用起,从未有人能成功越狱?与“上海”相对应的【下海】在哪儿呢?在霍山路【阿姨奶茶老店】,一杯几十年用心手作的血糯米奶茶又是什么滋味?好奇如你,会想知道。
徜徉在“小维也纳”的异国风情中,犹太文化曾在此隐忍生长:【白马咖啡馆】、【罗伊屋顶花园】和德文店铺,再现他们欧洲的家乡。神圣肃穆的【摩西会堂】让虔诚之心得到慰藉,颠沛流离的艺术家则将这里视作第二故乡…在虹口,大卫之星闪耀着生生不息的坚韧之光。
行程亮点
霍山路、舟山路建筑群(外观)
这—带是当时最主要的犹太难民生活区域,迄今仍保持当时的历史风貌及异国风情:道路两侧商店林立,有深受大家欢迎的马琳甜品店、提供家乡风味的虹口饭店、可以享受正宗维也纳牛排的塞达斯饭店、以及犹太难民交流聊天的首选“小维也纳咖啡屋”。那时每到周末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购物用餐,因而被赋予“小维也纳”的盛名。
提篮桥监狱(外观)
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监狱,并以囚禁高官与名人而著称于世。1901年,为解决日益汹涌的“犯人潮”,租界工部局董事会决定在华德路(今长阳路)上建造“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这所监狱最高在狱囚犯人数超过8000,远胜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号称“远东第一监狱”。自1903年启用至今,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JDC)旧址(外观)
当大批欧洲犹太难民到达上海时,他们的财产已被纳粹剥削殆尽,又经过长期旅途,大多一贫如洗、生活堪忧。这时早期在沪的犹太人和国内外的部分慈善机构对他们伸出援手,组建难民委员会和难民中心。1938年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JDC)上海办事处成立,成为支援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在最艰苦的时候,为难民提供了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摩西会堂(外观)
这座1927年建立的犹太教堂,在二战期间,尤其是在设立了隔离区之后,成为了虹口犹太难民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这里曾给过两万颠沛流离的犹太人最温暖的收留,身处遥远的东方,遭遇惨无人道的屠戮,虔诚的犹太民族依然朝向圣城耶路撒冷祈祷,不曾放弃希望。摩西会堂已如“辛德勒”、“瓦伦堡”、“杉原千亩”一样,成了“拯救”与“庇护”的代称。
行程介绍
集合、分组、破冰
下海庙(外观)
犹太难民收容所(外观)
提篮桥监狱(外观)
霍山路第二小学(外观)
美犹联合分配委员会(JDC)旧址(外观)
霍山路、舟山路建筑群(外观)
霍山公园(进入)
罗伊屋顶花园餐厅(外观)
摩西会堂(外观)
分享结束